• 教学

艺术教育专业特色课程——《美术史与作品鉴赏2》

来源:人文学院    点击数:1412    更新时间:2022-12-18

课程介绍:

  该课程是关于中国美术史及美术作品鉴赏的专业课。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初步建立对中国美术史的了解,同时建构对历史文化的了解。学生从学史开始“明得失、知人心”,这也符合立德树人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本课程的教学是围绕学习中国美术史及中国美术作品鉴赏展开的,因此,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和美术遗产,了解悠久灿烂的优秀民族文化,十分必要,且意义重大。本课程的教学将充分发挥《中国美术史》所具有的思政教育功能,从美术史的学习中培养审美意识和视觉经验,从理论上推动视觉感知上的认识,激发美术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进而深刻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性,认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课程代码:093104 

课程名称:美术史与作品鉴赏2

英文名称Art history and works appreciation 2

    分:3

    时:54  

前修课程:美术基础1

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

课程简介:

《美术史与作品鉴赏》艺术教育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理论课,也是一门必修课程是文艺理论课程群当中的核心和基础部分。该课程侧重对学生进行中国美术历史及美术文化的教育。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了解中国美术史的基本知识及其发展规律,掌握中国历代美术的重要作品、代表人物、主要流派及杰出成就。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从历史、文化、经济等角度考量美术发展的一般规律,获得审美理论和审美经验,提高学生的艺术思考能力及艺术判断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形成较高的艺术素养。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美术理论水平,增强学生对中国历代美术经典作品分析和鉴赏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美术评论和美术教学质量,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美术素养和高尚的审美情操,能胜任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和社会教育服务工作。

课程目标:

一、育人目标:

立德树人,培养合格的艺术教育专业人才。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美术发展的基本规律,掌握具体美术作品的赏析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增强学生的审美素养,开启学生的人文智慧,建立美术与历史之间的关系概念,具有分析与判断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本课程教学目标支撑的毕业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增强审美能力和艺术判断力,为其他文科课程的学习以及从事各项社会工作奠定初步的理论基础。

教学内容:

一、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本专业的核心要务,也是该课程的核心要务。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传递正能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学术自信。

二、理论讲授:

该课程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美术史》。课程的讲授围绕教材进行。

1.第一单元(1周):美术史与作品赏析的学习要求和美术文化的学习技巧(3课时):

教学要求:第一次课程教学不讲授新的课程内容,对课程本身进行解读,对学生提出具体学习要求,讲解学习中国美术史及作品赏析的技巧和方法。为学生打开一扇美术文化的大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美术史及作品赏析课程的要求难点是没有接触过美术理论的学生如何进入学习情景。

2.第二单元(2-18周):第二单元共51课时,集中讲解中国美术史及中国美术作品赏析。

教学要求:该单元共17次课,51课时。按照中国美术史教材的脉络和顺序,讲解中国美术发展的历史,从先秦时代开始,到20世纪新中国美术。其中对学生进行中国历史知识的梳理,将美术史放在大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进行学习。

课程内容共分十个章节:史前及先秦美术、秦汉时期美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隋唐时期美术、五代美术、宋时期美术、元时期美术、明代美术、清代美术、近代美术等。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中国历代美术史的发展演变及著名作品分析难点是让学生对中国美术有系统的认识并能产生自己的理解。

3.第三单元(18周后):进行闭卷考试。

三、方法介绍:

教学中“归纳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演绎法”“线索梳理法”等都是常用的方法,同时也使用“跨学科交叉”的教学方法,将古今历史知识融入美术史教学中,使学生对整个中国文化的大历史与大框架有进一步理解。

四、案例分析:

1.对中国美术史上的著名作品进行具体分析。

2.对中国美术史上同类题材作品进行对比分析,进行中西文化比较。

3.对不同时代的作品从艺术社会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4.有特点的艺术家及作品进行个体案例分析。

五、思政课题:

1.课程思政元素:开放、多元、包容的世界观。

2.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中的中国共产党党史

六、实践课题:

博物馆巡礼,对学校所在地及周边城市的博物馆进行探访调研,形成课题报告。

授课方式:线下

考核方式考试

作业与考核标准:

1.学生出勤情况,占课程考核成绩10%

2.学生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参与课堂讨论情况,占课程考核成绩20%

3.课程结课作业,占课程考核成绩70%

根据教学进度,分多个阶段进行考核,分别以手书作业、课堂专题讨论为主要形式,重点考核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教材及参考书

一、教材:

尹吉男编著,《中国美术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8月版;

  二、参考书目:

1.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北京:三联书店,20188月版

2.[]房龙,《人类的艺术》,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 20165月版;

3.刘伟冬,《图像学与中国美术史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2012月版;

4.李小山,《批评的姿态》,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712月版;

5.樊波,《中国书画美学史纲》,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19987月版;

6.徐利明,《中国书法风格史》,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171月版;

7.范景中,《美术史的形状》,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3月版。

8.王逊,《中国美术史》,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812月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