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信息
-
【古籍保护讲堂】古籍刊印中的物质因素和模件系统
来源:人文学院 点击数:832 更新时间:2018-03-15
讲座信息
讲座嘉宾:李啸非(北京印刷学院副教授)
讲座主题:古籍刊印中的物质因素和模件系统
时 间:2018年3月22日(周四)下午14:30-16:30
地 点:南京艺术学院逸夫图书馆一楼报告厅
主办单位:国家古籍保护中心
承办单位: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江苏省古籍保护中心
嘉宾简介
李啸非,1977年生于河南。1998至2013年于中央美术学院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13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古代版画与物质文化研究,合作导师贺西林教授。现为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版画史和印刷史,在《美术研究》、《美术观察》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北京市社科基金“晚明版画与出版文化研究”项目。曾受邀参加台湾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第57届美国亚洲研究协会东南分会年会等国内外学术研讨会并发表论文。近年来,试图通过对版画作为特定生产及流通领域图像的考察,结合印刷出版语境的还原,探讨其在视觉存在和物质影响方面的多重表现。
内容简介
古籍的刻印出版依赖于一定的物质及技术条件,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兼具应用性与传习性的操作体系。这一体系发展至古代中国社会晚期,得益于物质文化的发达与艺文传统的渗入,产生出相当稳定、成熟亦颇具调适能力的版刻语言系统。本次讲座聚焦于古籍制作的物料、工具、场所等物质条件,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刻印技术及语言的变化,试图通过对其中隐藏的细节片段的拼接,思考古代雕版刻印系统产生、运行的支撑条件与更新要素。